

近日,以善变著称的特朗普出人意料地宣布,美国将撤回在叙利亚的2000名驻军。各方关注的是,突如其来的撤军决议,将如何影响美国对中东政策?“伊斯兰国组织”(IS)是否具备东山再起的实力?特朗普的政策调整,将给中东地缘政治格局带来哪些变数? 两年前对奥巴马的中东外交嗤之以鼻的特朗普,怎么也不会想到,两年后他竟然会为了遵循在中东实行战略收缩这一“奥巴马路线”,而不惜损失其最重要顾问之一、国防部长马蒂斯。 2017年,初登大位的特朗普大幅调整美国对中东政策,改防御性现实主义为进攻性现实主义原则,增加军力部署与强化地区同盟,并订立美国在中东的三大目标:促进巴以和平进程、遏制伊朗在中东的扩张及积极介入叙利亚危机。 然而,半任总统下来,摆在特朗普面前的,却是一张成果寥寥的成绩单:由其女婿库什纳负责的所谓解决巴以问题的“世纪协议”,迄今为止仍然雷声大雨点小;在伊朗问题上,尽管特朗普单方面撕毁伊朗核协议,并不断找借口制裁伊朗,但在建立反伊大同盟方面缺乏与以色列、沙特等盟友的实质性合作。 时下,华盛顿贸然撤兵叙利亚,意味着美国在中东的第三个目标也将面临失败。纵然日后美国仍然可以通过其代理人——叙利亚反对派远程操纵该国政局,但终是鞭长莫及,力有未逮。那么,白宫在此时做出这一决定,是否说明四处出击的特朗普已下定决心,在中东实行全面的战略收缩? 从特朗普本人反复无常的性格来看,如此断言恐怕为时过早,因为不排除这位率性总统未来随时可能出演“反转大戏”。但从国家发展规律来看,由于美国国力衰弱已成大势,而白宫目前又将提防美墨边境与遏制中俄作为外交重点,在相当长的时间里,美国恐怕无力多线部署。从这个角度看,无论特朗普个人意愿如何,目前美国在中东控制力下挫似乎难以避免。 按照特朗普的说辞,之所以做出撤军决定,主要是由于恐怖组织IS已被彻底打败。然而,事实确实如此吗?IS的实力几何? 诚然,近几年伊拉克和叙利亚境内大部分IS占领区已被收复,但IS在叙利亚仍占有少数领地,而且其有生力量并未全部被消灭。据联合国报告,目前仍有大约2至3万个IS武装分子,潜伏在伊拉克和叙利亚境内。 甚至有英美媒体报道,2017年10月,IS撤出“哈里发国”在叙利亚的“首都”拉卡,实际上是IS高层与巴沙尔政权私下达成的交易。撤出当日,叙利亚政府还为IS提供大巴车,方便IS圣战士转移到叙利亚东部城市代尔祖尔。按照这一说法,一旦有利机会出现,IS随时可能从叙利亚东部据点卷土重来。 |
张楚楚:欧洲右翼民粹主义陷阱
从丹麦通过法令,禁止在公众场所穿戴罩袍,成为第10个实施头巾禁令的欧洲国家,到匈牙利总理维克托·欧尔班在罗马尼亚演讲时称“明年欧洲议会选举之时,右翼民族主义浪潮将真正战胜自由主义精英”,乃至民调机构“

- 上一篇:张锐:国际石油市场重构下的竞与合
- 下一篇:交流站:公寓附属业主如何保障权益